推动乡村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鼓励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热水等用能电气化。
实际上,一旦一个省的渗透率达到3.5%,该地区的低压就可能已经满了。这意味着,即使渗透率低,也不能盲目开发,还要考虑电网的承载能力和其他相关因素。
三是只要找到资方(收购方)就能干户用光伏,实际上,光伏开发对平台企业要求很高,资金、资质、运维、生命力等,当前,许多其他行业的资本进入光伏行业,这些跨界企业可能以为只要有资金就可以快速进入并占领市场,但实际上,这个行业的运营模式、技术和市场策略等都需要深入理解和适应。对于碳达峰前的户用市场情况,张晓斌预测,受系统成本影响,2023年开始,农户屋顶市场南移,全国各省遍地开花,户用的主力军仍是冀鲁豫三省的大商在推动,面对即将出台的新政策,各地抢装速度明显,年底有望突破40GW。一些地区可能因为行业发电出力跟用电负荷不均衡的问题,即使有电网接入,也可能无法大规模发展光伏。实际上,每个省份的经济情况、电网强度和消纳负荷都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每个省份的光伏发展空间是有限的。一是未开发或刚起步的省份,当地能做的光伏就多,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屋顶就能装多少比例的户用光伏。
张晓斌指出,当前,户用光伏的发展存在4个误区。2023-2027年,农户屋顶光伏装机量每年40-60GW。去年7月沐邦高科成功开单2.7亿片单晶硅片,8月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鄂城区,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
光伏作为当下十分火热的赛道,吸引了一众企业跨界而来。据悉,这已经不是第一家跨界光伏的玩具厂商。公告显示本次设立深圳子公司是从其整体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需要做出的决策。3月18日,实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设立深圳子公司的议案》,拟以8,000万元人民币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拓展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主的清洁能源投资、开发和运维服务,并授权管理层办理设立相关的工商登记、申报材料等手续。
据悉,实丰文化成立于1992年,于2017年成功是上市,主营业务为各类玩具的研发、生产、销售,经营范围涵盖玩具、模型、文具用品、婴童用品、体育用品、塑料制品、五金制品、工艺美术品等。报告期内,公司玩具销售业务继续下滑;公司玩具、日用品、模具、服务类等实现营业收入20,580.4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38%;硅制品实现营业收入51,177.63万元,实现净利润8,309.64万元。
公告还显示,为保证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业务顺利开展,实丰文化将利用现有的资源服务于该业务的市场开拓,同时将适时对该业务组建专门的业务团队积极开拓市场。此外,10月份,沐邦高科通过下属公司内蒙古沐邦兴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邦兴材新材料)在内蒙古包头市建设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3.5亿元根据其2022年三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114,811,569.44元,同比增长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5,775.75,同比增加57.38%。实丰文化参股的超隆光电是专业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拥有完整自动化流水线,可以保证深圳子公司所需的光伏组件能得到及时、高效的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玩具销售业务继续下滑;公司玩具、日用品、模具、服务类等实现营业收入20,580.4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38%;硅制品实现营业收入51,177.63万元,实现净利润8,309.64万元。据悉,这已经不是第一家跨界光伏的玩具厂商。去年7月沐邦高科成功开单2.7亿片单晶硅片,8月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鄂城区,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3月18日,实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设立深圳子公司的议案》,拟以8,000万元人民币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深圳设立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拓展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为主的清洁能源投资、开发和运维服务,并授权管理层办理设立相关的工商登记、申报材料等手续。
公告显示本次设立深圳子公司是从其整体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需要做出的决策。据悉,实丰文化成立于1992年,于2017年成功是上市,主营业务为各类玩具的研发、生产、销售,经营范围涵盖玩具、模型、文具用品、婴童用品、体育用品、塑料制品、五金制品、工艺美术品等。
光伏作为当下十分火热的赛道,吸引了一众企业跨界而来。公告还显示,为保证太阳能发电项目的投资业务顺利开展,实丰文化将利用现有的资源服务于该业务的市场开拓,同时将适时对该业务组建专门的业务团队积极开拓市场。
2022年江西沐邦高科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豪安)100% 股权正式跨界光伏,内蒙古豪安是一家以光伏硅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为太阳能单晶硅片、硅棒等。根据沐邦高科2022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146.2%;实现归母净利润1056万元,同比下降67.3%,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每股收益为0.03元。此外,10月份,沐邦高科通过下属公司内蒙古沐邦兴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沐邦兴材新材料)在内蒙古包头市建设年产5,000吨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3.5亿元郑屯油库始建于1997年,2021年3月开始扩容改造,扩容后占地125亩,库容4.72万立方米,共有立式油罐13个,进一步筑牢了贵州省的能源安全防线,满足黔西南州及周边省份、地市部分地区成品油应急需求,为黔西南州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障。改造后的油库采用集中控制发油系统、自动计量管理系统、液压防撞、周界报警及消防自动化、电子巡更、AI视频监控等自动化管理,实现生产运营一体化作业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使自动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采用先进的密闭半自动下装鹤管、全密闭火车接卸鹤管、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等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3月6日上午,贵州省黔西南郑屯油库举行首次发油仪式,随着装载3.9万升0号柴油的油罐车驶出油库大门,标志着黔西南区域成品油储运进入调运渠道多元,保障能力强的新时代。
目前,油库办公楼顶部安装50千瓦光伏板,可实现电力自产自用和办公室楼照明智能化管理,还将造绿和造景相结合,植被由外而内由高到低分层次布景,达到了春赏景、夏遮凉、秋采果、冬有绿的景观效果。(江烨瑶 王明 刘慧玲 刘焯岚)。
为了建造绿色低碳型油库,在扩容工程的设计阶段便注重清洁用电。配套国内领先水平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生产废水在处理合格后实现污水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改造后的油库采用集中控制发油系统、自动计量管理系统、液压防撞、周界报警及消防自动化、电子巡更、AI视频监控等自动化管理,实现生产运营一体化作业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使自动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采用先进的密闭半自动下装鹤管、全密闭火车接卸鹤管、冷凝+吸附油气回收装置等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郑屯油库始建于1997年,2021年3月开始扩容改造,扩容后占地125亩,库容4.72万立方米,共有立式油罐13个,进一步筑牢了贵州省的能源安全防线,满足黔西南州及周边省份、地市部分地区成品油应急需求,为黔西南州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保障。
3月6日上午,贵州省黔西南郑屯油库举行首次发油仪式,随着装载3.9万升0号柴油的油罐车驶出油库大门,标志着黔西南区域成品油储运进入调运渠道多元,保障能力强的新时代。为了建造绿色低碳型油库,在扩容工程的设计阶段便注重清洁用电。目前,油库办公楼顶部安装50千瓦光伏板,可实现电力自产自用和办公室楼照明智能化管理,还将造绿和造景相结合,植被由外而内由高到低分层次布景,达到了春赏景、夏遮凉、秋采果、冬有绿的景观效果。(江烨瑶 王明 刘慧玲 刘焯岚)。
配套国内领先水平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生产废水在处理合格后实现污水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据介绍,项目建设期可带动劳动力就业大约300人,项目运行期光伏板清洗、地表清理、农业种植等工作,可为周边村庄提供一批务工岗位。
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开工,该项目采取光伏+种植的方式,将建成互补性、高效性和集约性的光伏农业一体化项目,可有效解决当地新能源送出问题,还能提供一批务工岗位。邦溪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通过充分利用该地区太阳能(6.880, 0.01, 0.15%)资源,以电力项目建设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等建设。
项目投产后,将实现一地两用。其中,光伏场区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用地以租赁为主,光伏支架升高;建成后,光伏方阵组件最低沿高于地面2米,将在光伏板底下种植高效经济作物。
该项目业主单位国电投京粤(白沙)新能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规划总面积约为1600亩,计划投资约5亿元,建设周期为12个月,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建设装机容量为100MW光伏发电系统、升压站、送出线路及相应农业设施等,新建并送出线路至昌江110kV太坡站中国能建崇明区中兴镇渔光互补项目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74亿元,规划装机容量100兆瓦,占地面积约1900亩。2022年,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59.3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已突破31%。同时,光伏发电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还能为本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管理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集绿色能源、现代农业、文旅休闲于一体的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带动乡村振兴。中国能建崇明区中兴镇渔光互补项目于2月28日开工。
在不改变土地性质情况下,光伏项目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开展水上发电、水下养殖,达到渔光互补效应,有利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乡村环境。这是2022年中央企业助力上海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集中签约项目,是探索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融合发展的又一实质举措,也为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崇明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能源领域,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有序发展风力发电、渔光互补等示范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发电量约1.1亿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3305.5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887.6吨,相当于种植了600万棵树木,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崇明积极创新生态优势价值实现途径的有益探索